3月12日是植樹節,市八小的師生們在校內種下了大批樹苗。
搬運樹苗、揮鍬挖坑、扶正樹苗、回填熟土……沐浴著春風,第46個植樹節如約而至。連日來,湛江各地各校師生積極響應“植綠”號召,組織開展植樹節系列主題活動,師生挽袖上陣,躬身種樹,與春妍相約,與勞動相伴,共建綠色美麗家園。
近年來,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理念深入人心,湛江市各地各校深入開展生態文明教育,廣大學生從點滴小事做起,養成生態環保的良好習慣,學習綠色低碳生活方式,美麗中國的種子在師生心中生根發芽。
課堂有生態 生態進校園
今年春季開學之初,遂溪一中以“守住一抹綠,助力綠美遂溪”為主題,開展了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活動,傳達了建設美麗中國相關科學指南,介紹了生態保護、資源節約、環境治理等方面的科學知識,讓學生了解到個人行動與環境保護的緊密聯系。
“同學們,讓我們在心中種下生態文明的種子,主動參與綠色環?;顒?,爭當‘綠美家鄉綠美校園’的守護者、傳播者和踐行者?!痹谏鷳B環保教育工作如火如荼開展之際,我市各中小學紛紛將“綠美教育”作為“開學第一課”重要內容。
課程教學是實施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方式。2023年年初,市教育局把生態文明教育納入德育工作內容、環境教育課納入中小學課程表。在日常教育教學中,各地各校積極將節能、節水、節糧、節材等教育內容納入學校教育活動中,落實節能環保進校園、進課堂。
各地中小學通過開展主題班會課、國旗下講話儀式、組織學生觀看節能教育宣傳片等方式,引導學生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,積極參與到綠色低碳活動中,努力踐行低碳生活。通過“文明交通綠色出行”主題班會,引導師生優先選擇步行、騎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,鼓勵拼車或使用共享交通工具,養成低碳環保的出行習慣。
與此同時,在勞動教育環節,不少學校通過普及校園種植,踐行垃圾分類,組織參與衛生打掃、綠化美化等,讓學生在勞動中體驗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。
利用教育活動陣地 增強環保意識
3月12日,適逢第46個植樹節,吳川覃巴鎮第三小學在全校范圍內開展“播種綠色,擁抱春天”的植樹活動,老師向學生們介紹了植樹節的來歷和植樹造林的意義,號召孩子們呵護一棵小草,節約一張紙……爭做護綠使者,將“愛綠護綠”的種子播撒在每個孩子的心中。
提升全民生態文明素養,環保宣傳教育是重要基礎。近年來,全市中小學充分利用“3·12植樹節”“4·22地球日”“6·5世界環境日”“愛鳥周”等節日,加強保護森林、保護野生動植物宣傳教育。開展觀鳥觀自然社團活動、環保知識競賽、演講比賽、主題班隊會、環境主題運動會、廢物回收作品評比、校園環保板報評選、環境科普作品評選、植物DIY活動、保護候鳥等野生動物宣傳活動、環保志愿者活動等形式多樣的活動。
我市還開展了湛江市環??ㄍㄐ蜗笳骷荣?、“美麗的校園”攝影比賽、環保知識競賽、演講比賽等2900余場,覆蓋全市58萬余名學生,通過多元化的活動實踐和體驗深化了中小學生的環保意識,促進了學生環保行為習慣的養成。
對中小學生進行生態文明教育,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走進大自然。去年以來,我市教育系統以紅樹林為抓手,對全市中小學生進行生態科普知識教育,積極推進紅樹林科普進校園活動。全市中小學校廣泛開展“點‘湛’紅樹林 守護紅樹林”主題班會,以知識課堂為陣地,向廣大學生普及紅樹林生態系統相關知識,引導學生立足自身實際,關愛紅樹林、保護紅樹林。
師生們走出校園,開展主題社會實踐活動,對我市紅樹林自然資源進行調查研究,開展“守護紅樹林,共建紅樹林之城”社會實踐活動,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了解紅樹林、保護濕地生態。
踐行綠色低碳 建設綠美校園
近年來,我市持續推進“廣東省綠色學?!眲摻?,各地各校積極創建“綠美校園”,與生態文明教育相融合。
各學校將“綠色學?!眲摻üぷ魅谌胄@文化建設,積極采用低碳、環保、節能、節水、節糧、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等綠色產品,規劃校園新建建筑按照綠色建筑標準要求進行設計、建造,有序推進現有建筑綠色化改造和運行。著重加強建筑節能、新能源利用、非常規水資源利用、可回收垃圾利用、材料節約與再利用等方面工作,持續提升校園能源與資源利用效率。
各學校充分利用學生大會、班團會、國旗下的講話、宣傳櫥窗、電子屏幕、演講比賽等形式進行廣泛的宣傳發動,大力宣傳環境保護科普知識,向師生宣傳環保典型事跡,好經驗,好做法等,使全校師生人人懂環保知識,人人愛護環境,做到宣傳教育活動人人皆知,深入人心。通過開展各類宣傳教育活動,廣大師生對“綠色學?!钡膬群捌鋭摻ㄒ饬x了解更加深入,參與“綠色學?!眲摻üぷ鞯闹鲃有院头e極性進一步提高。
通過校園環境的綜合整治,讓校園綠化、美化、凈化和文化延伸到校園之內的各個角落,使校園綠色更多、形象更美、環境更優、品位更高。目前,湛江市已有1239所學校被評為廣東省“綠色學?!?,創建“廣東省綠色學?!蓖瓿陕蔬_到98.96%。我市8所學校評為廣東省校園生活垃圾分類教育基地。
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